top of page

|篇章試閱|二手衣不「衣 mo」——四種舊衣的新生之旅

撰文:沈君和、胡可兒、張聖芝、蔡怡安

攝影:CK、蔡怡安、儲昌黎



「衣 mo」的舊衣們


小 own 打開衣櫥,琳瑯滿目的衣物讓他頭疼起來。距離搬家的時間越來越近,他必須開始裝箱打包這些衣服,整理的過程彷彿一趟懺悔之旅:許多曾經喜愛的衣服在不知不覺間沉入了衣櫃深處,比如那些信誓旦旦認為可以搭配而買下、卻一次也沒帶出門的配件,或者是在人生不同階段挑戰過、卻被逐漸遺忘的風格。這些存在都在整理過程中重見天日,她明白:此時此刻,必須和這些衣服說再見了。


帽子:「嗚嗚,無情的人類,我要離開你去尋找我的新『帽』生了,把我放進舊衣回收箱吧!」


日系洋裝:「你只帶我見過一兩次世界的風景,是我不值得嗎?快把我送去二手衣店,我想要找到愛我的人⋯⋯」


花襯衫:「瀟灑自由是我的座右銘,你竟然讓我在黑暗裡待了這麼久!聽說古著店有很多花襯衫,我想去那邊看看。」


西裝外套:「唉,我因為你的面試工作而存在,結果你換了新的工作也換了我,把我送回 ZARA 的舊衣回收箱吧,我們有緣再相見。」


在衣服們的七嘴八舌下,小 own 感到暈頭轉向,原來二手衣有這麼多處理的途徑嗎?舊衣回收箱、二手衣店、古著店,快時尚品牌原來也有做舊衣回收?他一一打包好不同的衣物,依循衣服的意願將它們送上不同的旅程。接下來讓我們也跟著這些即將重獲新生的衣服,踏上不一樣的舊衣冒險吧!

舊衣回收箱的冒險——伊甸基金會


帽子:「嗚嗚嗚嗚⋯⋯主人要把我丟出衣櫃了,嗚嗚嗚嗚⋯⋯兩年前主人把我買回家至今只把我戴出門兩三次,我還如此嶄潔如新,卻面臨被丟掉的命運,我未來該何去何從?」


帽子:「哇啊啊啊!一陣天旋地轉,眼冒金星,我就被打包丟進塑膠袋內了,只能眼睜睜地向外望眼欲穿,感受那套上紅色塑膠薄膜濾鏡的世界,是如此地玄幻、眩暈。」


搖搖晃晃、晃晃蕩蕩,砰,一聲重響,視線變得黑暗,擁擠悶熱的環境,不確定我現在在哪?這裡又深又高,令我恐懼害怕,我身旁的那一堆堆好像也是跟我一樣被遺棄的衣物⋯⋯


不知道過了多久,一陣天搖地動,我和身旁的小山丘們被拿取出來,又重見光明。我回看一眼,原來承接我們幾個日夜的載體是一個感覺歷經風霜、長滿皺紋痕跡的綠油油「舊衣回收箱」。


耳邊突然嘈雜了起來,我透過塑膠袋的紅色濾鏡往外看,這裡是「伊甸基金會」,志工們正嘰嘰喳喳地討論如何分類從各處蒐集到的衣物,聽他們的對話內容,這裡的衣物來源除了和我一樣從社區舊衣回收箱被載運過來的之外,還有一些是民眾自行打包寄送過來的,也有些是衣服品牌賣不出去的庫存品,伊甸基金會有自己固定合作的衣服品牌,像是 Uniqlo 和 H&M 等。此外,在店內放置的舊衣回收箱所蒐集到的部分二手衣也會送至伊甸基金會。


這裡的志工們依照衣服狀況分類所有匯集的衣物,若是衣況良好也具時尚性,將被重新上架至伊甸基金會自己的二手商店,販賣收益也將成為舊衣回收計畫的資金,維護計畫的運作;若是衣況良好,但衣服可能已經過時,不具販售價值,即會被裝箱,於一段時間後捐贈給有需要的人們。除了將衣服寄送給台灣需要幫助的群體之外,每年伊甸基金會都會固定打包一萬五千件的衣物,藉由貨輪運送至位於越南的辦事處,再由當地合作的非營利組織發放給有需要的人。


帽子:「我被志工們整理分類後,裝進要送往越南的紙箱,我好期待搭乘貨輪,跨越海洋~我要在一個全新的地方重新開始我的嶄新『帽』生!」



翻轉舊衣印象——小麻雀的多元提倡


洋裝:「看來這世上根本沒人懂得我的美⋯⋯沒有人要我!!!」


小麻雀是 Zoe 在 25 歲時開設的品牌,行經日本幾次後,她發現當地有許多二手衣店舖。台灣早期取得二手衣的途徑多為跳蚤市場或市集,但那裡的環境並不是那麼舒適,因此,同樣對服裝感興趣的她決定開設一間不分國別、不分年代的二手衣店,希望提供一個新的選物管道。


Zoe 形容二手衣店就有點像是綜合糖果,而非只有單一口味。她非常注重「多元性」,不僅限於二手衣,Zoe 認為人生的很多選擇都是自由的,就如同小麻雀的 slogan:「在無聊的城市裡做個有趣的人」一樣,你的人生是自由的;你選擇職業的方式是自由的;你談戀愛的方式是自由的。因此在經營期間,小麻雀也嘗試了許多不同的活動,像是音樂表演、工作坊,還有販售獨立出版漫畫、自製香氛蠟燭等等。這些本不屬於二手衣店的東西,使小麻雀變得更加豐富,更創造了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今年小麻雀也組成了編輯小組,希望能夠透過紙本雜誌,為小麻雀增添新的元素。


洋裝:「Zoe 時常會跟我說話,對每件衣服說話是她的小習慣。她希望每件二手衣都能了解自己的美,並跟著自己喜歡的人回家。她說:『二手衣不是因為破了或變得老舊才要捐出去,而是你認為這件衣服無法再帶給你快樂了。』或許我也應該找到那個人才對。


在這裡的衣服,都能被好好對待。我非常感激 Zoe,也會永遠記得她對我說的那句話:『妳要鼓起勇氣被穿出去。』



舊衣裡的風格精選——魁古著


花襯衫 :「聽說古著店裡也有很多花襯衫欸,還是說⋯⋯古著店會是我下一個去處呢?」


等等,不是每件花襯衫都能叫做古著!


古著(Vintage)一詞來自日本,指具有 30-100 年歷史且不再生產的物品。古著分為二手衣(Used)與庫存新品(Deadstock),二手衣是曾被他人使用的服飾,庫存新品則是指近代已不再生產的絕版貨品,並且狀態為全新、未使用過的服飾。古著所使用的布料以及剪裁的手法,都顯示著當時那個年代的文化與歷史,加上古著服飾的數量相較稀少,因此有著特殊的價值。


開業已滿一年的「魁古著 kui vintage 」主理人 Dan,循著自身對於古物的喜好,與好友一同創立了古著品牌。初期的魁古著以線上賣場以及線下擺攤為型式,近期於北投成立實體預約制工作室。


魁古著的品牌精神:「我們賣的不只是古著,是儀式感,是體驗,是生活。」 穿搭對於 Dan 而言,是一個體現自身所憧憬的年代及文化的媒介,並藉由穿搭找到自信,帶著自信去影響其他人,讓他人也能透過穿搭建立自己的自信。


花襯衫 :「原來古著跟我原本以為的那麼不一樣,而且第一次知道古著店裡面的衣服是怎麼來的!還有還有,我也發現我好像不屬於古著的範圍耶,因為我是這幾年才被製造出來的。」



舊衣新生——慢下來的快時尚

西裝外套:「好懷念掛在店裡光鮮亮麗吹冷氣的日子,不知道什麼時候店裡設起了舊衣回收桶,我會有重新被掛上架的那天嗎?」


觀察作為快時尚品牌之一的 ZARA ,近年來投入許多資源經營「永續」的品牌形象。以英國為起始,推出 Zara Repair、Zara Resale、Zara Donation 三步驟計畫,分別提供衣物修補、二手衣平台、捐贈衣物的資源和管道,與紅十字會合作整理及捐贈衣物,減少丟棄。而在台灣, ZARA 也與伊甸基金會合作,經過分類程序將純棉、羊毛、聚酯纖維的服裝製作成新布料再利用,其餘則轉變為建築、汽車業用料,無法回收的服裝則會按照廢物管理程序處理。


儘管如此,二手衣回收的盡頭,仍然得面對無法百分百將所有衣物都賦予新生的問題。因此 2021 年上市的永續時尚品牌 FYNE 專注於研發紡織技術,以臺灣為據點發跡,從縫線到鈕扣都使用可回收材質。並試圖創造衣物的永續循環,從「舊」中製「新」,透過將回收的衣物與邊角衣料切碎,以其製作而成環保回收粒編織紗線,成為新布料的基礎。


西裝外套:「想不到無論是 ZARA 還是 FYNE ,都有機會讓我成為一件新衣服!好期待重新被掛上架的那天!」



不再「衣 mo」的舊衣們


如今小 own 將衣服視為另一種生命的存在,更加重視它們的來與去,不再陷入無節制的購買或無意識的丢棄。


搬入新家,打開煥然一新的衣櫃,他的腦海中不禁回想起分類、整理時衣服們的心情分享與抱怨。如今它們各自走上了不同的征途,他不禁好奇,這些衣服在新世界裡各自經歷了什麼樣的冒險?是化為原料重新進入工廠,還是在新主人手下被細心呵護,抑或沉進另一個衣櫃的角落之中,等待黑暗中重新被看見的那天⋯⋯



完整內容將收錄於 《own 一個人生活》特輯雜誌「自己的衣櫥 ᴀ ᴡᴀʀᴅʀᴏʙᴇ ᴏғ ᴏɴᴇ's ᴏᴡɴ


《own 一個人生活》是一本以「獨處」為核心理念的生活雜誌,我們關注年輕世代一個人獨處的需求,期待用安定溫暖的力量,陪伴每個人學習獨處、擁有享受獨處的方式。


繁忙的都市生活之下疲憊的心靈急需好好休息,我們想邀請你一同擁有一個人的閱讀時光!在偶有寒冬、時而放晴的日子裡,陪伴自己最久的人,終究是自己。


更多屬於獨處的精選內容,皆收錄於《own 一個人生活》雜誌


Comments


bottom of page